介绍:1介绍开化龙顶是浙江新开发的优质名茶之一,简称龙顶。产于开化县齐溪镇的大龙村、苏庄乡的石耳山、溪口乡的白云山等地。开化龙顶名茶,自明朝崇祯年间就被列为贡品,每当清明前夕得用快马飞舟送至京城,被皇帝、大臣们享用,深受溺爱。2品质特点外形...
介绍:
1 介绍
开化龙顶是浙江新开发的优质名茶之一,简称龙顶。产于开化县齐溪镇的大龙村、苏庄乡的石耳山、溪口乡的白云山等地。开化龙顶名茶,自明朝崇祯年间就被列为贡品,每当清明前夕得用快马飞舟送至京城,被皇帝、大臣们享用,深受溺爱。
2 品质特点
外形--紧直挺秀,银绿披毫; 香气--馥郁持久,分别是兰花香、板栗香,尤以兰花香为上品;开化龙顶茶滋味--鲜醇爽口,回味甘甜; 汤色--杏绿、清澈、明亮; 叶底--肥嫩、匀齐、成朵。
3 茶史追溯
开化出好茶历史悠久,据记载,明崇祯四年已经成为贡茶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县志有名茶朝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,专人专程进贡的记载。后一度失传。20世纪70年代末,茶叶科技职员在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的茶园里,采取一芽一叶为材料,精心研制出一种品质优秀的好茶,遂以开化县名和龙顶地名而将之命名为开化龙顶。开化龙顶因其香气清幽、滋味醇爽,品质极优而被评为出色名茶。
名茶鉴赏
开化龙顶是高山云雾茶,其外形紧直挺秀,白毫批露,芽叶成朵,很耐看。干茶色绿,汤水清绿,叶底鲜绿,此三绿为龙顶茶的主要特点。品龙顶茶宜以玻璃杯、用80度左右开水冲泡(先水后茶),只见芽尖从水面徐徐下沉至杯底,小小蓓蕾慢慢展开,绿叶呵护着嫩芽,片片树立杯中,栩栩如生,煞是好看。闻其幽香,啜其玉液,甘鲜醇爽,清高醉人。好一杯龙顶茶!
民间传闻
龙顶潭的故事
龙顶潭坐落于大龙山的一个小山顶上,相传此潭原是一个干潭。某年一个高僧云游到此,见此潭周围古木参天,浓荫蔽日,惊呼好潭,好潭!,遂在潭边筑一石屋居住,每天亲自动手清理此潭。高僧不知清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,终于有一天,高僧挖到一块巨大的青石,用锄松动此石,果然从石缝中溢出清水,并隐约听到隆隆水响。突然,大石碎裂,石下喷出巨大的水柱,清澈的泉水汩汩不绝,非常快溢满了整个深潭。
高僧抚髯长笑,在潭边广植茶树,开辟茶园。因这里有龙顶潭水浇溉,土质松软肥沃,四周奇花异树,遍地芳草,茶树成长在云蒸霞蔚之中,终年被香气、雾气缭绕,日久天长,终于练成奇葩佳茗。
开化龙顶进步经历
龙顶茶史回溯开化县以采取一芽一叶为材料,精心研制出一种品质优秀的好茶,以开化县名和龙顶地名命名为开化龙顶。开化龙顶因其香气清幽、滋味醇爽,品质极优而被评为出色名茶。
开化县产茶历史悠久,于宋太平兴国六年(公元981年)建县,有记载的该茶在明朝已列为贡品,据崇祯四年(公元1631年)《开化县志》记载,茶出金村者,品不在天池下,进贡芽茶四斤。清光绪三年(公元1877年)茶叶开始出口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《开化县志》记载,芽茶进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限时进贡。自道光至光绪年间(公元1821-1911年)为国内眉茶主要产区,但也生产小量名为白毛尖的名茶。又据民国三十八年(1949)《开化县志稿》记载茶四乡多产之,西北乡产者佳,其在谷雨以前采摘者曰雨前,俗名白毛尖。以上是开化龙顶茶最早的历史考证。
开化龙顶茶自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以来,到今天已获得省、部级名茶证书、奖状和金杯44个。1992年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展会金质奖。1997年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展会上被认定为名牌商品。从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买卖会开始,连续四次蝉联国际名茶金奖。在1、2、三届上海茶文化节上被指定为贵宾专用茶。2000年在韩国举办的国际名茶评比会上获金奖;2001年,在日本举办的国际名茶评比会获得了日本大赏。连续三次被认定为浙江名牌。开化龙顶商标连续三次被评为浙江著名商标。在2004年浙江十大名茶评选中以总分第一入选浙江十大名茶。
#p#分页标题#e#开化县以采取一芽一叶为材料,精心研制出一种品质优秀的好茶,遂以开化县名和龙顶地名而将之命名为开化龙顶。开化龙顶因其香气清幽、滋味醇爽,品质极优而被评为出色名茶。被评为出色名茶。